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

作者: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12-08 09:28:39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一)

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并就如何抓好“农村这一头”,提出了“五新”要求: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这“五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着眼,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深度着力,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内容,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和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是大实话,也是大道理、大情怀、大智慧。如果把全面小康比作一艘航船,那农村小康就是压舱石,压舱石分量不够的话,这艘大船即使马力再大,也行不稳,走不远,遇到大一点的风浪,就会摇晃、倾覆;假如把全面小康看成一匹骏马,那农村小康就是马的后腿,后腿短一截的话,这匹马就算再有力气,也跑不快,跑不久,碰上一点点障碍物,就可能摔跤、跌倒。倘若丢了“农村这一头”,那全面小康的航船就如北京颐和园的石舫,美则美矣,但永远只能泊在昆明湖波澜不惊的湖水之上,到不了大洋大海;也就像博物馆里的骏马俑,再美轮美奂,也发不出“嘚嘚”的奋蹄声。

  正是由于对“农村这一头”的高度重视,这些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难得的“十连增”、“十连快”。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越不能松懈,热情越不能减退,行动越不能松劲。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发展依然是全面小康的短腿,农民增收依然是三农工作的难题,另一方面,粮食的刚性需求与资源环境的硬性约束的矛盾持续加大,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持续显现,新常态经济行压力加大对农业稳定发展的挑战持续增大,农产品价格接近“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攀升的“双重挤压”持续凸显。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坚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千方百计防止思想滑坡、认识滑坡、投入滑坡、工作滑坡,一定要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和工作的热度上,保持一股劲,保持好势头。

  切实抓好“农村这一头”,必须贯彻落实“五新”。在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就是要树立“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不仅在藏粮于水土、藏粮于设施、藏粮于科技、藏粮于新型经营体系和藏粮于积极性上大力,而且在提升质量、强化品牌、扩大粮食附加值和延伸效应上施巧力,也在加强粮食仓储安全、减少储运消费环节损耗和浪费上长用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就是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坚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现代农业理念,更多发挥市场牵动和科技驱动,更多谋划优势布局和专业格局,更多实现质量优良和品牌优质。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就是要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法律、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大力开展农业深加工利用,拓展农业功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就是要以增收成效作为衡量三农工作的核心指标,稳定存量,扩展增量,利导变量,依托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和互联互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创造新就业,重点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是要按照三农“强美富”的要求,深化四化同步,强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让农村不仅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高地,成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腹地,成为亿万农民美好生活的福地,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升华的重地。

  粮食生产、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这五方面,涵盖生产、生活、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因此,贯彻落实“五新”,就必须坚持战略意识、系统思维和辩证观点,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与稳中求进结合起来;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胆魄、改革的理念、改革的思路、改革的举措来推进发展、破解难题;就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基本遵循,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衔接,依法兴农、依法护农、依法治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粮食生产这个首要工作不放松,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不松懈,坚持把转变方式作为根本途径,把优化结构作为基本方法,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载体,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寻求三农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不断开创三农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二)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十年增产,充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可以松劲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中,第一“新”就是“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这既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农抓粮”的坚定决心,也是对全社会的又一次语重心长和警钟长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哪怕是在连年丰收之后!

  一定要挖掘粮食生产的新潜力!总书记的要求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农情和未来发展的深刻研判之上。当前,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空间越来越小,耕地、水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而且,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都在给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除了勇于、善于担当,别无他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坚持多年形成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更科学、更生态、更可持续的粮食发展方式,在挖掘新潜力上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基础是藏粮于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在数量上,要坚决守住“一条红线、两个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4亿亩谷物播种面积两个底线。在质量上,要让“硬件更硬,软件更软”:既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这一粮食生产的“硬件”建设,努力把中低产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也要在加强地力提升和培育的“软件”上下工夫,通过土壤改良、培肥地力、耕地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核心是藏粮于技。在高起点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关键要抓好两个“新”:一个是加快高产、抗逆、优质的粮食突破性“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加快国家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有效保障良种供应能力;一个是加强“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推广,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给农业和粮食插上科技的翅膀。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关键是藏粮于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愿意种粮是根本。当前,一方面粮食生产补贴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一方面粮食生产成本和风险在上升。在这种形势,要想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要确保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挖掘潜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民生产成本;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发挥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要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面,降低农民种植的自然风险;要积极发展粮食深加工,让农民分享粮食产业的增值效益。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要探索藏粮于季。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季节性降水特点,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我国有近一半的耕地在非灌区,特别是北方旱作农业区,这些区域资源性缺水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但这一区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较为有利,而且,降水期和秋粮作物生长期较为吻合,适宜发展相对高产的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按照压劣扩优、压夏扩秋的思路,再结合相应的旱作技术,可以把旱作农业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打造我国粮食生产新的增长极。

  挖掘粮食新潜力,还要注意数量与质量、区域与结构、开源与节流并重。既要在粮食增产上深入挖潜,也要在提高粮食质量、创建品牌上狠下工夫,还要在推广马铃薯等替代性品种、缓解主粮压力上努力探索;既要立足于主产区挖潜力,也要抓好平衡区、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尤其是抓好非主产区中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既要在扩大生产能力上不遗余力,也要加强粮食产后管理,减少粮食加工、储运环节的非正常损耗,做好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粮食问题上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盲目乐观、轻言过关。我们必须着眼于新形势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既要保证我们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的政策与办法,真正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大厦。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三)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从北至南、由西到东,北大荒盛产稻米,黑土地偏爱玉米,天山南北棉田成片,黄淮海宜产小麦,长江流域稻花飘香。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历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明确提出,要在优化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这是中央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对中国农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和有力指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农业与生俱来便具有区域性特征和结构性特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农产品、优势明显的农业主产区。但是,与发达国家农业相比,与其自身的使命相比,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任重道远。当前,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有利方面看,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向小康社会全速迈进,农业产业需求的动力更强劲、空间更广阔、结构更多元;从不利条件看,农业产业区域性雷同仍然严重,农产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现象屡有显现。

   面对新机遇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调整农业结构,牢牢守住底线,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要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部门融合互动,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内部结构优化,催生和拓展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并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优化农业结构,要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全新的“第六产业”。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优化农业结构,要瞄准市场需求,尊重消费者选择,加快“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优化和转变,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优质农业。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要由“全面保障”向“重点突出”转变。我国是耕地、淡水等农业资源稀缺型国家,同时又是人口大国、农产品消费大国,这就决定了粮食安全始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头等要务。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主要装自己的粮食,就要在结构上有保有压,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优化农业结构,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农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农业生产的优先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满足居民食品多样性消费需求。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变。农业天生是“吃饭产业”,这是农业安身立命之本。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农业的传统功能不断强化,新的功能日益彰显。优化农业结构,就要树立现代大农业观,充分利用农村青山绿水、农业田园风光,发展生物质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在强化农业传统的经济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农业就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要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构建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顶层设计,规范有序推进;要坚持农民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在创新中求变,在创新中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战略功能定位,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优化农业结构,事关农业现代化的兴衰成败,牵动三农事业发展全局。正是由于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深度调整,农业这一最古老最传统的产业,虽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和激流涤荡,从未停息过发展和变化,并时时迸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五新”要求,紧紧依靠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找到持续增长新动力,发掘比较竞争新优势,开辟农业发展新空间。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四)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提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总书记的要求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寻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农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是,从国内看,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仍然是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生产方式并存,有的地方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粗放耕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从国际看,我国农产品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取决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得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有资源利用的问题,也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问题,还有农业经营管理方式问题。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集约型内涵式的农业发展道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寻求新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资源消耗较大,因此,我们必须要依靠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突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要在促进农业生产条件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寻求新突破。当前,农村的现实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了农村,流出了农业,那么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就成了一个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现代农业经营也出现了一些方向性的可喜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的职业化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农业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不断发育,全程、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被提上了日程。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因应问题,把握变化,顺势而为,从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入手,从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和社会服务化水平着力,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转变,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构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上寻求新突破。在做强一产的同时,要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当前,我们的农业还是附加值很低的产业,农民只是进行原料生产,农产品更多地作为原材料被出售,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今后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业态,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同时也要从发展现代流通业,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上来突破,流通方式也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忽略了流通方式的转变,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需要大力发展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农业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母体,生产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农产品的安全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紧迫。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法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要按照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释放和赋予三农更多发展权益,保护好永久农田以利世代永续利用,保护好青山绿水以利维系良好生态;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用市场的办法尽可能地撬动资金、人才、物流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中去;要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在转变生产方式环节的政策支持保护力度,让生产者形成既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又要少消耗资源和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推进现代化的使命感,用好农业农村发展难得的好形势,抓住经济发展难得的新机遇,努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践中探索、突破、求进,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扩大发展的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五)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新”中明确要求,农民增收要获得新成效。总书记的要求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根本,号准了农村改革的脉门,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愿望。这一要求也再次昭示全社会,农民增收既是千家万户的“小钱袋”,更是国计民生的大体现、发展水平的硬指标。

    新世纪以来,农民增收实现了创纪录的“十连快”,今年还有望取得“十一连快”的佳绩。农民增收的成果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亮丽的篇章之一,也为新时期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三农中国梦打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因成绩而懈怠、也没有时间可以歇口气!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三农来说,新常态,有机遇,有挑战,但如果把握不好,机遇会白白溜走,挑战则可能赖着不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使外贸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产品出现了消费不振、惠农政策及资金投入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

    但越是吃力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在促增收上拿出新举措、获得新成效。要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以点带面,推陈出新。常态化手段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创新性手段要深挖潜力,改革增效。

    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农民增收,基础还要靠农业。要立足提质增效,着力做强一产,运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尝鲜“高端高档”,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钱袋子”;要立足规模增效,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获得规模效益收入;要立足稳价增效,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探索建立主要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获得合理收益。

    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务工新业态要活力。随着社会发展,新业态、新工种蓬勃兴起。在城市中,一波又一波的电商盛宴催生了世界规模第二的“快递小哥”,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发展使得护工、育儿、居家养老等家政服务业格外紧俏,电子产品频频更新换代让代工工厂轮番“招兵买马”;在乡村里,现代农业的衍生经济如雨后春笋,带动了沼气工、土地承包仲裁员、休闲农业导览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信息员等职业应运而生,“电商交易”也让更多农民从“网店村”等特色致富经中找到增收门路。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在稳定既有务工就业格局的同时,引导农民进入务工新领域,使农民在建设“城市美”、“乡村美”中扩就业、增收入。

    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接二连三”要收益。要抓住一二三产融合的契机,充分挖掘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收潜力,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荣局面。要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供应链条,形成全产业链条,让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多多受益;要用服务业思维拓展农业功能,变生产资源为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

    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农村改革要红利。三农发展的诸多难题,依靠改革才能破解;农民增收的热切期盼,依靠改革才能实现。要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向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这“三块地”要红利。通过赋权颁证,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使其变为显性、恒久资产,真正释放财产增值潜力;通过“三权分置”,搞活土地经营权,实现“稳制活田”,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通过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尽享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通过征地改革,让土地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孤立解决,要跳出“农”字做文章,综合统筹抓促进。要坚持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维护,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促进农民增收获得新成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改革创新,群策群力,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观念障碍和体制弊端,努力探索一切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让亿万农民过上越来越幸福的好日子。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五新”要求系列谈(六)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实现三农“强美富”,载体是建设新农村;打造农民幸福家园,平台是建设新农村;共圆全面小康之梦,抓手是建设新农村。在中国号列车奔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建设新农村是无论如何不能“甩”的枢纽大站,亿万农民群众始终是必须载上的乘客。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的收官之“新”,强调的就是建设新农村,明确要求迈出新步伐。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仍是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农村能否顺利全面小康,关系着我们的小康还是不是拖着“短腿”的小康,是高质量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小康还是被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的小康。时不我待!在建设新农村上必须迈出新步伐!

    新农村建设要由“锦上添花”向“啃硬骨头”迈进。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进度差别很大。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彻底改变“锦上添花”的思维定势,多啃“硬骨头”,更加注重“面”上的发展和平衡的发展,更加注重向中西部地区、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更加注重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兴办各类事业。真正让那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典型,那些明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试点,那些用民主办法搞建设、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的样板,在全国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新农村建设要由“单项突进”向“内外兼修”迈进。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认识程度限制,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偏重于“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更多着力于易见成效的村庄整治,而对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等投入大、见效慢的任务重视不够、“躲着走”。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认识好新农村建设作为综合系统工程的实质,把握好软硬件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产业支撑,让“接二连三”的新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打牢上层建筑,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如果脱离各地农村实际,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和城镇模式,那农村既没有了农村味道,也丢掉了地域差异、民族特色和文化基因。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在推进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中,既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又强调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特别注意结合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做好古村落、民俗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性建设。同时,要更加重视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的新局面。

    新农村建设要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迈进。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领,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开启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但与城市相比,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来看,仍然“不够解渴”。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到农村上,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加高热度,让农民人均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农村建设要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目前来看,各地在建设“物的新农村”方面成效斐然。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在建设“人的新农村”上更加着力,毕竟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培育塑造新农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和最终目的。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重要位置。只有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才能满足总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量和质的更高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和“谁来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课题。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要把握好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一体,互相促进;我国现代化列车要快起来、稳起来,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要不失时机推进城镇化,也要不遗余力建设新农村。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在理念上、思想上、工作上绝不能“去农村化”;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不是要把农民都留在农村,不是要放缓城镇化步伐。只有加快实现良性互动,让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才能让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的新生活。

    既传承保护中华几千年珍贵的农耕文化,又充分共享现代化建设最新的发展成果;既打造亿万农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幸福家园,又建设城镇居民望山看水记乡愁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五新”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出新步伐,把农民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