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商中心 > 优惠政策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07-28 15:25:09

(赣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部分  指导方针和目标

  1 、发展基础

   2 、发展背景

   3 、指导思想

   4 、遵循原则

   5 、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  区域布局

  1 、空间布局

   2 、生产力布局

   3 、主体功能区

第三部分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1 、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2 、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3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 、推进产业平台建设

第四部分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着力构建赣南城市群

  1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群

   2 、推进特大城市建设

   3 、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部分  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六部分  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推进生态建设

   2 、加强环境保护

   3 、推进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4 、发展循环经济

第七部分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增强基础保障能力

  1 、加强投资引导

   2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3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4 、健全信息通信网络

第八部分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 、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推进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4 、开展生态环保先行先试改革试点

第九部分  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 、优化开放环境

   2 、加强对接融合

   3 、扩大对外开放

第十部分  推进科技教育大发展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1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 、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第十一部分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文化软实力

1 、着力提升文明素质

   2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3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十二部分  致力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1 、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加强医疗卫生保障

   4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三部分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 、强化规划协调管理

   3 、加强重大项目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赣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时期。本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未来五年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 农村现代化进程,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保民生,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提高开放水平,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关口,人均生产总值近 2000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38%,全市城镇化水平以年均 2.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心城区迈入大城市行列,特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化、快速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水利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宜居宜业环境全面改观,各种资源流动与要素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阔,逐步搭建 起与沿海发达地区体制机制对接平台。县域经济实力增强,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赣州五年来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栏

“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2005

2010

规划目标

2010

完成值

较“十五”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00.1

1000

1119.47

年均增长 13.7%,净增 619.37亿元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6134

11360

13400

年均增长 13.4%,净增 7266

3 、财政总收入(亿元)

46.7

94

128.31

年均增长 22.4%,净增 81.61亿元

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186

523

781

年均增长 33.23%,净增 595亿元

5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6.17

8.2

8.356

年均增长 6.25%,净增 2.186亿美元

6 、出口总额(亿美元)

3.8

10.5

13.1

年均增长 28%,净增 9.3亿美元

7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0.7

350

372.28

年均增长 18.3%,净增 211.58亿元

8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39.1

30

43

为累计数,年均增长 0.45%

9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4

3

3.1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10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23.8

30

35

净增 11.2平方米

11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28.6

32

34

净增 5.4平方米

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199

12600

14203

年均增长 11.6%,净增 6004

1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760

4050

4182

年均增长 8.67%,净增 1422

14 、年末总人口(万人)

845.69

880

907.27

年均增长 0.8%,净增 61.58万人

15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耗能(吨标准煤)

1.03

0.82

0.82

年均下降 4.4%

16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27.7

33.3

38

提高 10.3个百分点

17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45

50

50

提高 5个百分点

18 、研发经费占 GDP比重( %

0.25

1.2

0.51

提高 0.26个百分点

19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

93.2

98

98

提高 4.7个百分点

20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

94.5

99.2

99.2

提高 4.7个百分点

2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15

25

23

提高 8个百分点

22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42

75

69

提高 27个百分点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47

4.5

4

保持稳定

24 、城镇化率( %

31.06

40

42.5

年均提高 2.3个百分点

2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5.3

57.4

58.7

净增 23.4万人

2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1.72

92

94.19

年均增长 18.59%

27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50

60

71

提高 21个百分点

28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40.58

55

65.55

提高 24.92个百分点

29 、森林覆盖率( %

74.2

70

76

提高 1.8个百分点

30 、耕地保有量(万亩)

563

保持稳定

569

增加 6万亩